庆阳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庆阳看房网 > 庆阳热点资讯 > 庆阳行业资讯 >  真谛-南朝时期天竺僧人

真谛-南朝时期天竺僧人

发表时间:2024-12-17 23:50:47  来源: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文章更新时间:2024-12-17,百科知识:#真谛-南朝时期天竺僧人# 文章来源:网络收集, 内容简述:真谛百科,此词条收录于,仅供参考。

真谛

《真谛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7,仅供参考


   真谛(公元499~569年)(实际出生日期不明 后人根据年俞五十推算为公元499年 也有其他说法),印度优禅尼国人,精通大乘佛教。在南北朝梁武帝时,真谛携带大量梵文经典,乘船来到梁都建康,在准备开始译经之时,爆发了“侯景之乱”,于是他辗转到富春,才开始译经。之后,真谛又多次迁移,虽在兵荒马乱年代,但始终坚持译经,与鸠摩罗什、玄奘、不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。
   真谛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48部232卷,著名的有《无上依经》、《十七地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俱舍释论》等。
   真谛(499~569,梵名波罗木陀),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,原名拘那罗陀(华言亲依)。少时博访众师,学通内外,尤精于大乘之说。他以弘道为怀,泛海南游,止于扶南国。
   梁武帝大同年间,派直后(官名)张汜送扶南国的使者返国,访求名德和大乘诸论、《杂华》等经。彼国乃请真谛来华,谛欣然同意,带着经论梵本二百四十夹,于中大同元年八月到达南海郡(今广东省南部),当时他已年垂五十了。随即北上,沿途停留,至太清二年(548)八月才到建业,武帝深加敬礼,使住宝云殿。方将从事翻译,即发生侯景之乱,不果所愿,乃往东行。
   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